标准详情

标准号:GB/T 15629.3-2014 有效

中文名称: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局域网和城域网 特定要求 第3部分:带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SMA/CD)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Part 3: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


标准组织

【GB】 中国国家标准

CCS分类

【L78】 数据通信

ICS分类

【35.110】 网络

发布日期

2014-12-22

实施日期

2015-06-01

废止日期


被代替标准
GB/T 15629.3-1995(全部代替)
代替标准
被采用标准
采用标准
引用标准
IEC 60169-16:1982(不注日期引用) IEC 60874-1:1993(不注日期引用) ISO/IEC 9798-3:1998/Amd.1:2010(不注日期引用) IEC 60794-2:1989(不注日期引用) GB/T 17175.4-1997(注日期引用) GB/T 18236.1-2000(注日期引用) MATLAB(不注日期引用) GB/T 17175.2-1997(注日期引用) IETF RFC 1905(不注日期引用) IEEE Std 802.1D-2004(不注日期引用) GB/T 28455-2012(注日期引用) IETF RFC 1906(不注日期引用) ISO/IEC 20009-2:2003(不注日期引用) GB 9254-2008(注日期引用) IEC 61076-3-103(不注日期引用) GB 4943.1-2011(注日期引用) GB/T 2423(*)(不注日期引用) ISO/IEC 15802-2:1995(不注日期引用) IEC 60096-1:1986(不注日期引用) ISO/IEC 9595:1991(不注日期引用) GB/T 9387.4-1996(注日期引用) IETF RFC 1902(不注日期引用) IEC 60825-1:1993(不注日期引用) GB/T 16262-1996(注日期引用) GB/T 5271.9-2001(注日期引用) GB/T 17737.1-2000(注日期引用) IETF RFC 2274(不注日期引用) ITU-T I.430(1995)(不注日期引用) IEEE Std 802.1F-1993(Reaff 1998)(不注日期引用) GB/T 15629.2-2008(注日期引用) GB/T 17178.1-1997(注日期引用) ITU-T G.957(1995)(不注日期引用) ANSI TIA/EIA-568-A(不注日期引用) IETF RFC 1901(不注日期引用) IETF RFC 2275(不注日期引用) GB/T 17535-1998(注日期引用) IETF RFC 1155(不注日期引用) GM/T 0004-2012(注日期引用) IEC 60060(*)(不注日期引用) IETF RFC 2273(不注日期引用) IETF RFC 2271(不注日期引用) IETF RFC 2233(不注日期引用) IETF RFC 2272(不注日期引用) IEC 60793-1:1995(不注日期引用) IEC 60807-2:1992(不注日期引用) IEEE 802.1Q/D11(1998.7.30)(不注日期引用) IETF STD 17,RFC 1213(不注日期引用) IEC 60874-2:1993(不注日期引用) IEC 60807-3:1990(不注日期引用) IETF RFC 1157(不注日期引用) IEC 61076-3-101:1997(不注日期引用) IEC 60794-1:1996(不注日期引用) IEC 60793-2:1992(不注日期引用) GB/T 29828-2013(注日期引用) ISO/IEC 11801:1995(不注日期引用) GB/T 17178.2-2010(注日期引用) GB/T 17968-2000(注日期引用) IEC 60874-10:1992(不注日期引用) IEEE Std 802-1990(不注日期引用) IEC 60603-7:1990(不注日期引用) IEC 60060(所有部分)(不注日期引用) GM/T 0003-2012(注日期引用) IETF RFC 1904(不注日期引用) IEC 61754-4:1997(不注日期引用) GB/T 16678.3-1996(注日期引用) ISO/IEC 15802-3:1998(不注日期引用) IETF RFC 1212(不注日期引用) IETF RFC 1903(不注日期引用) ISO/IEC 9314-9:2000(不注日期引用) GB/T 16678.1-1996(注日期引用) GB/T 9387.1-1998(注日期引用) GB/T 2423(所有部分)(不注日期引用) ISO/IEC 9596-1:1991(不注日期引用) GB/T 16678.2-1996(注日期引用) ANSI T1.605-1991(不注日期引用) GM/T 0002-2012(注日期引用) ANSI X3.263:1995.Rev2.2(1995.1.3)(不注日期引用)

修订记录
标准摘要
GB/T 15629的本部分是采用CSMA/CD作为访问方法的局域网综合性标准。本部分规定了信号速率从1Mbit/s到1000Mbit/s的几种媒体类型和技术。本部分为1Mbit/s基带系统、10Mbit/s基带和宽带系统、100Mbit/s基带系统和1000Mbit/S基带系统提供了必要的规范。另外,本部分规定了通过聚合多条速率相同的物理链路到一条逻辑联络而增加系统数据速率的方法。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国家无线电检测中心检验中心、西安邮电学院、洪浩明传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重庆邮电大学、东南大学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政务网络管理中心、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无线电监测站点、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起草者
杨宏、张翠、李琴、徐全平、曹军、铁满霞、高波、李大为、宋起柱、朱志祥、黄振海、卓兰、郭楠、张晖、颜湘、张国强、胡亚楠、杜志强、井经涛、赖晓龙、陈晓桦、王育民、杨义先、龙昭华、徐平平、董挺、徐冬梅、王岩、罗旭光、姜廷学、王敏良、潘毅明、任学强、许成鹏、王佩、张变玲、雷领红、李明。
简评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