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标准号:GB/T 18794.4-2003 有效

中文名称: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开放系统安全框架 第4部分:抗抵赖框架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technology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Security frameworks for open systems-Part 4: Non-repudiation framework


标准组织

【GB】 中国国家标准

CCS分类

【L79】 计算机开放与系统互连

ICS分类

【35.100.01】 开放系统互连(OSI)综合

发布日期

2003-11-24

实施日期

2004-08-01

废止日期


被代替标准
代替标准
被采用标准
ISO/IEC 10181-4-1997(等同)
采用标准
引用标准
GB/T 9387.2-1995(注日期引用) GB/T 9387.1-1998(注日期引用) GB/T 16264.8-1996(注日期引用) GB/T 18794.1-2002(注日期引用)

修订记录
标准摘要
本开放系统安全框架的标准论述在开放系统环境中安全服务的应用,此处术语“开放系统”包括诸如数据库、分布式应用、开放分布式处理和开放系统互连这样一些领域。安全框架涉及定义对系统和系统内的对象提供保护的方法,以及系统间的交互。本安全框架不涉及构建系统或机制的方法学。 安全框架论述数据元素和操作的序列(而不是协议元素),这两者可被用来获得特定的安全服务。这些安全服务可应用于系统正在通信的实体,系统间交换的数据,以及系统管理的数据。 本部分: ——定义抗抵赖的基本概念; ——定义通用的抗抵赖服务; ——确定提供抗抵赖服务的可能的机制; ——确定抗抵赖服务和机制的通用管理需求。 和其他安全服务一样,抗抵赖服务只能在为特定应用而规定的安全策略范围内提供。安全策略的定义则不在本部分范围内。 本部分不包括实现抗抵赖所需要完成的协议交换的细节说明。 本部分不详细描述可用于支持抗抵赖服务的特定机制,也不给出所支持的安全管理服务和协议的细节。 在本框架中描述的某些规程通过应用密码技术实现安全。尽管某些种类的抗抵赖机制可能与特定的算法特性有关,但本框架不依赖于特定密码算法或其他算法的使用,也不依赖于特定的(如对称或非对称)密码技术。实际上,的确可能会要使用大量不同的算法。两个希望使用密码保护数据的实体必须支持同一种密码算法。 很多不同类型的标准能使用此框架,包括: 1)体现抗抵赖概念的标准; 2)规定抽象服务、而这些服务含有抗抵赖的标准; 3)规定使用抗抵赖服务的标准; 4)规定在开放系统体系结构内提供抗抵赖方法的标准; 5)规定抗抵赖机制的标准。 这些标准可按下述方式使用本框架: ——标准类型1)、2)、3)、4)或5)能使用本框架的术语; ——标准类型2)、3)、4)或5)能使用第7章定义的设施; ——标准类型5)能基于第8章定义的机制类。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
本部分起草单位:四川大学信息安全研究所。
起草者
部分主要起草人:方勇、罗万伯、罗建中、周安民、龚海澎、戴宗坤、欧晓聪、李焕洲。
简评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