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标准号:GB/T 16251-2023 有效

中文名称: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英文名称:Ergonomics principles in the design of work systems


标准组织

【GB】 中国国家标准

CCS分类

【A25】 人类工效学

ICS分类

【13.180】 人类工效学

发布日期

2023-05-23

实施日期

2023-12-01

废止日期


被代替标准
GB/T 16251-2008(全部代替)
代替标准
被采用标准
采用标准
引用标准

修订记录
标准摘要
本文件规定了工作系统设计中的人类工效学基本原则,定义了相关的基本术语,描述了工作系统设计的综合方法。该方法需要工效学专业人员同其他参与系统设计的人员协同合作,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人的需求、社会需求和技术需求之间的平衡。 本文件的使用者包括管理人员、工作者(或其代表),以及参与工作系统设计或再设计的相应专业人士,如工效学家、项目经理、设计师等。了解人类工效学(人因学)、工程学、设计、质量以及项目管理方面 的一般知识,有助于更好的使用本文件。 本文件旨在为工作系统的改进、设计(或再设计)或更新换代提供帮助和指导。本文件中的“工作系统”牵涉到特定空间和环境中人和设备的组合,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泛指各种不同的工况,包括不变的和可变的工作场所等。不同工作系统的复杂程度和特性各不相同,例如临时工作系统的使用。不同领域的工作系统见如下所示: ——生产,例如机器操作员与机器,工人与装配线;? ——运输,例如驾驶员与汽车或卡车,机场人员; ——支持,例如维修技师与工作设备; ——商业,例如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工作站,移动工作者与平板电脑,餐厅厨房的厨师; ——其他领域,例如医疗、教学和培训。 人类工效学原则的遵循适用于工作系统的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从概念到开发、实现与实施、使用、维护与支持直至报废。 本文件中的系统化方法为本文件现有的以及未来的使用者提供指导。 本文件中规定的定义和人类工效学准则适用于最佳工作条件的设计,该类设计关注入类福祉、安全和健康(包括对已有技能的发展以及新技能的学习),同时考虑到技术和经济上的效益与效率。 本文件中的准则不仅适用于工作系统的设计,也适用于其他任何与人类活动相关的设计(例如,用于家用和休闲活动的产品设计)。ISO26800中有对本文件中的准则的更一般性的描述。 注1:本文件是工作系统的核心人类工效学标准,很多其他针对特定间题的文件均来自本文件。 注2:尽管系统中因素有相同的可能性,但本文件无意应用于非工作环境中的系统(例如用于私人目的的车辆)。
归口单位
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河北思瑞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福建雅波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郑州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吐哈油田分公司、军委后勤保障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所、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标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国投中标质量基础设施研究院有限公司、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君翌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者
李金波、呼慧敏、杜俊敏、董大勇、呼惠娜、李银霞、杨爱萍、何中民、许亚杰、牛文磊、冉令华、张欣、赵朝义、李小奇、许国强、姜良奎、兰永霞、宿士乔、王瑞、高超、张浩、卫伟杰、杨亚华、康佳丽、韦波、邵艳坡、高佳佳、胡斌、杨兵、张利杰、罗玲、王中婷、吴海媚、李少春、朱良红、吕晗、米甜甜、郝安娜、陈江岚、程文明。
简评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