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标准号:GB/T 17614.3-2018 有效

中文名称: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 第3部分:智能变送器性能评定方法

英文名称:Transmitters for use in industrial-process control systems-Part 3: Methods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mitters


标准组织

【GB】 中国国家标准

CCS分类

【N18】 工业控制机与计算技术应用装置

ICS分类

【25.040.40】 工业过程的测量与控制

发布日期

2018-07-13

实施日期

2019-02-01

废止日期


被代替标准
GB/T 17614.3-2013(全部代替)
代替标准
被采用标准
IEC 60770-3-2014(等同)
采用标准
引用标准
GB/T 18271.1-2017(注日期引用) IEC 61010-1(不注日期引用) GB/T 18271.3-2017(注日期引用) IEC 60381(所有部分)(不注日期引用) IEC 60381(*)(不注日期引用) IEC 60721-3(所有部分)(不注日期引用) IEC 60050(*)(不注日期引用) IEC 60050(所有部分)(不注日期引用) IEC 60721-3(*)(不注日期引用) GB/T 18271.2-2017(注日期引用) IEC 60529(不注日期引用)

修订记录
标准摘要
本部分规定了以下方法和方法学: ● 方法 --有关智能变送器功能的评价方法; --有关智能变送器操作特性及其静态、动态性能的试验方法。 ● 方法学 --有关确定可靠性和探测故障所使用的诊断基本模型的学问; --有关确定智能变送器在通信网络中通信能力的方法的学问。 这些方法和方法学适用于把一个或多个物理量、化学量或电量转换成通信网络(见IEC 61158系列标准或其他标准)用数字信号或转换成模拟电信号(见IEC 60381系列标准)的智能变送器。 本部分所列方法和方法学主要用于: --制造商确定自己产品的性能; --用户或独立测试试验室验证设备的性能规范。 建议智能变送器的制造商在早期开发阶段就开始应用GB/T 17614的本部分。 本部分通过以下方法对智能变送器的设计评审提供指导: --以结构化的方法制定硬件和软件设计评审检查表; --在不同环境和运行条件下对其性能、可信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检验测量的试验方法; --获得报告数据的方法。
归口单位
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执行单位
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
西南大学、深圳市特安电子有限公司、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立石仪表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杰克仪表有限公司、上海立格仪表有限公司、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远东仪表有限公司、天津市亿环自动化仪表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东风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重庆横河川仪有限公司、重庆宇通系统软件有限公司、福建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北京昆仑海岸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宇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盘古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厦门安东电子有限公司、上海模数仪表有限公司、广州南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西安优控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太仓市锅炉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创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福瑞德测控系统有限公司、深圳万讯自控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两江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上海凡宜科技电子有限公司、上海恩邦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合肥皖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尔泰科技有限公司、美科仪器仪表校准技术服务(无锡〉有限公司、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广州市熙泰自控设备有限公司、北京京仪仪器仪表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山东东润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杭州振华仪表有限公司、上海盖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优倍电气有限公司、济南市长清计算机应用公司、杭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理工大学。
起草者
周雪莲、刘枫、王毅、唐田、欧文辉、宫晓东、邹凌、陈文弦、聂绍忠、王莉、刘忠海、毛文章、李志刚、惠全民、阮赐元、汪向荣、蓝剑、岳周、张新国、陈志扬、刘伯林、明代都、周宇、沈玉富、肖国专、韩恒超、官荣涛、胡明、张友华、赵士春、吴洪威、李明、谢晓辉、郑维强、陈一兰、王圣斌、张远保、陈锦荣、郑彦哲、陈蓁圆、茅晓晨、万驹、王悦、于兆慧、窦建军、邢伟积、赵俊虎、董健、张洪、卜琰、张建锋、余成波、吕静、何强、黄仁杰。
简评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