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标准号:GB/T 20540.6-2006 有效

中文名称: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 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 类型3:PROFIBUS规范 第6部分:应用层协议规范

英文名称:Digital data communication fo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Fieldbus for use in industrial systems—Type 3: PROFIBUS specification—Part 6: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 specification


标准组织

【GB】 中国国家标准

CCS分类

【N10】 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装置综合

ICS分类

【25.040】 工业自动化系统

发布日期

2006-10-16

实施日期

2007-05-01

废止日期


被代替标准
代替标准
被采用标准
IEC 61158-6-2003(修改)
采用标准
引用标准
ISO 8649-1996(不注日期引用) GB/T 20540.5-2006(注日期引用) GB/T 9387(*)(不注日期引用) GB/T 20540.4-2006(注日期引用) GB/T 17967-2000(注日期引用) GB/T 16263-1996(注日期引用) GB/T 16687-1996(所有部分)(不注日期引用) GB/T 17176-1997(注日期引用) GB/T 9387(所有部分)(不注日期引用) GB/T 16720.2-1996(注日期引用) GB/T 20540.3-2006(注日期引用) GB/T 15695-1995(注日期引用) IEC 60559-1989(注日期引用) GB/T 16687-1996(*)(不注日期引用) GB/T 16262-1996(注日期引用)

修订记录
标准摘要
现场总线应用层(FAL)是应用层通信标准,其设计目的在于支持自动化环境中设备之间传输有严格时间要求的应用请求和响应。术语“有严格时间要求”用来表达存在一个时段,在此时段内,必须按某些已定义的确定性等级完成所需的一个或多个规定的动作。在此时段内没有完成所规定的动作,会导致需要这些动作的应用失败的风险,并附带造成仪器、设备和可能的人员生命的风险。 本部分依据以下的条款来规定远程应用之间的交互作用: ——适用于所有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APDU)的编码规则; ——这些APDU的形式抽象语法定义; ——以正确的顺序处理APDU和原语的协议状态机描述; ——APUD与GB/T 20540.3中所定义的数据链路层服务之间的相互映射。 FAL编码规则的设计,假定编码器(发送方)和译码器(接收方)均有共同的抽象语法理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数据类型标识符既不被编码,也不在网络上传送。 本部分的目的是定义提供给以下部分的协议: ——在现场总线参考模型的应用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分界处的现场总线数据链路层; ——在现场总线参考模型的系统管理与应用层的分界处的系统管理。 本部分定义应用层协议,它对应于GB/T 20540.5中规定的应用层服务定义。
归口单位
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执行单位
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西南大学、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重庆川仪总厂、北京交通大学、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中石化装备总公司、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起草者
部分主要起草人:李百煌、欧阳劲松、玉春喜、梅恪、王玉敏、刘枫、徐伟华、孙昕、谢素芬、惠敦炎、刘云男、阳宪惠、董景辰、姜金锁、冯秉耘、陈明海、田英明。
简评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