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标准号:GB/T 17614.1-2015 有效

中文名称: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 第1部分:性能评定方法

英文名称:Transmitters for use in industrial-process control systems - Part 1:Methods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标准组织

【GB】 中国国家标准

CCS分类

【N18】 工业控制机与计算技术应用装置

ICS分类

【25.040.40】 工业过程的测量与控制

发布日期

2015-02-04

实施日期

2015-08-01

废止日期


被代替标准
GB/T 17614.1-2008(全部代替)
代替标准
被采用标准
IEC 60770-1-2010(等同)
采用标准
引用标准
IEC 60068-2-31-2008(注日期引用) IEC 61010-1-2001(注日期引用) IEC 61298-3-2008(注日期引用) IEC 61000-4-3-2008(注日期引用) IEC 61298-1-2008(注日期引用) IEC 60068-2-1-2007(注日期引用) IEC 61298-2-2008(注日期引用) IEC 61298-4-2008(注日期引用) IEC 61000-4-5-2005(注日期引用) IEC 61000-4-4-2004(不注日期引用) IEC 61032-1997(注日期引用) IEC 61000-4-11-2004(注日期引用) IEC 60381-1-1982(注日期引用) IEC 61000-4-10-2001(注日期引用) IEC 61000-4-6-2008(注日期引用) IEC 60382-1991(注日期引用) IEC 60050-300-2001(注日期引用) IEC 61000-4-8-2009(注日期引用) IEC 61000-4-2-2008(注日期引用) IEC 61000-4-12-2006(注日期引用) IEC 61000-4-16-2002(注日期引用) IEC 60068-2-2-1974(注日期引用) IEC 60770-3-2006(注日期引用) IEC 60529-2001(注日期引用)

修订记录
标准摘要
GB/T 17614的本部分适用于具有符合 IEC 6038 1或 IEC 60382的标准化模拟电流输出信号或 标准化气压输出信号的变送器。本部分所述试验也适用于具有其他输出信号的变送器(前提是预先对 其差异进行考虑)。 对于智能变送器的评定见 IEC60770-3。 对于某些使用集成传感器部件的变送器(如化学分析仪、流量计等),可能需要参考其他国家标准 规范。 本部分旨在为气或电输出信号变送器的性能评定规定统一的试验方法。 本部分所规定的评定方法旨在供制造厂确定其产品的性能以及用户或独立的试验机构验证制造厂的产品性能规范之用。 本部分所描述的试验条件,如环境温度范围和供源等,都是通常在使用中可遇到的具有代表性的条 件。因此,在制造厂没有规定其他值时,应采用本部分所规定的值。 本部分规定的试验不一定充分满足那些特别为特殊环境或安全相关应用设计的变送器相反地,限定的系列试验可能适用于为运行在某限定条件设计的变送器。 当无需按本部分进行全面评定时,则可按本部分的有关规定进行所需要的试验,并报告试验结果。
归口单位
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执行单位
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远东仪表有限公司、西南大学、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安东电子有限公司、北京金立石仪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瑞普三元仪表有限公司、福建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北京自动化技术研究院、中环天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南京优倍电气有限公司、天津市亿环自动化仪表技术有限公司、安徽蓝润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福州福光百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重庆宇通系统软件有限公司、开封仪表有限公司、中山市中大自动化有限公司、江苏杰克仪表有限公司、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维盛新仪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盘古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厦门宇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福建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西安邮电大学。
起草者
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悦、周雪莲、唐田、肖国专、宫晓东、李振中、李振钧、陈志扬、赵力行、杨彬、倪敏、张波、董健、刘忠海、陈万林、李安徽、刘孝清、杜会章、周松明、闵沛、李志刚、朱爱松、郭豪杰、周字、邬岳平、戈剑、李彩琴、赵富兰、牟天科、张建成、杨颂华。
简评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