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号:GB 18564.2-2008
有效
中文名称: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 第2部分:非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
英文名称:Road tanker for dangerous liquid goods transportation - Part 2: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non-metal tank
- 被代替标准
-
GB 18564-2001(部分代替)
- 代替标准
-
- 被采用标准
-
- 采用标准
-
- 引用标准
-
GB 6944-2005(注日期引用)
GB 18564.1(不注日期引用)
GB 1589(不注日期引用)
GB/T 18411-2001(注日期引用)
GB 12268-2005(注日期引用)
GB/T 1040.2-2006(注日期引用)
GB 13392-2005(注日期引用)
GA 406-2002(注日期引用)
GB/T 3730.1-2001(注日期引用)
GB/T 1447-2005(注日期引用)
GB/T 2568-1995(注日期引用)
GB/T 9445-2005(注日期引用)
GB/T 4454-1996(注日期引用)
GB/T 8237-2005(注日期引用)
GB 9969.1-1998(注日期引用)
GB 16735-2004(注日期引用)
GB/T 13657-1992(注日期引用)
JB/T 4730.3(不注日期引用)
GB/T 3730.2-1996(注日期引用)
JB/T 4730.5(不注日期引用)
GB/T 1634.1-2004(注日期引用)
GB/T 2035-1996(注日期引用)
GB/T 1033-1986(注日期引用)
GB/T 3961-1993(注日期引用)
GB 7258(不注日期引用)
GB/T 18369-2008(注日期引用)
GB/T 3682-2000(注日期引用)
HG/T 20696-1999(注日期引用)
JB/T 4730.2(不注日期引用)
HG 20660-2000(注日期引用)
GB/T 1633-2000(注日期引用)
GB/T 1043-1993(注日期引用)
HG/T 20640-1997(不注日期引用)
JB/T 4730.1(不注日期引用)
- 修订记录
- 标准摘要
- 1.1 本部分规定了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非金属常压雄体(以下简称罐体)的设计、制造、试验方法、出厂检验、涂装与标记标识以及定期检验项目的技术要求。
1.2 本部分适用于装运介质为液体危险货物,工作压力小于0.1MPa,罐体材料为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且与定型汽车底盘或半挂车车架为永久性连接的非金属罐体。
1.3 本部分罐体用非金属材料允许的使用温度范围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聚氯乙烯、聚丙烯塑料:-10℃~50℃;
b) 聚乙烯塑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20℃~50℃。
任何情况下,罐体元件的表面温度不应超过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范围。
1.4 本部分适用于附录A中的介质。对超出附录A范围以外的液体危险货物,其罐体设计可参照本部分执行,但需经国家主管机构认可的单位进行技术评审。
1.5 本部分不适用于金属材料的罐体、真空绝热结构的罐体、有特殊要求军事装备用的罐体、容积大于20m3的罐体,以及装运易燃、易爆或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类介质的罐体。
1.6 对不能采用本部分进行设计的罐体,允许采用以下方法设计,但需经国家主管机构认可的单位评定、认可:
a) 包括有限元法在内的应力分析;
b) 验证性实验分析(如实验应力分析、验证性液压试验);
c) 用可比的已投入使用的结构进行对比经验设计。
- 归口单位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主管部门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执行单位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起草单位
-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移动式压力容器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62/SC4)组织起草。本部分起草单位:杭州萧山南方化工设备厂、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上海市气体工业协会、无锡市海溪防腐设备厂、上海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昊华中意玻璃钢有限公司、上海沪光客车厂、上海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市化工物品汽车运输公司、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莞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起草者
- 部分主要起草人:周仕刚、倪永泉、许子平、陈晓宇、周伟明、寿比南、王为国、付新兰、吴刚、魏勇彪、夏秋春、张希成、孙家星、丁建勋、王虎群、刘洪庆、沈碧霞。
- 简评
-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