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号:GB/T 17215.323-2022
有效
中文名称:电测量设备(交流) 特殊要求 第23部分:静止式无功电能表(2级和3级)
英文名称:Electricity metering equipment (AC)—Particular requirements—Part 23:Static meters for reactive energy(classes 2 and 3)
- 被代替标准
-
GB/T 17215.323-2008(全部代替)
- 代替标准
-
- 被采用标准
-
- 采用标准
-
- 引用标准
-
GB/T 2423.56-2018(注日期引用)
IEC 62052-11-2020(注日期引用)
GB/T 2423.1-2008(注日期引用)
GB/T 4208-2017(注日期引用)
ISO 4892-3(不注日期引用)
GB/T 17626.5-2019(注日期引用)
GB/T 17215.231-2021(注日期引用)
GB/T 17215.211-2021(注日期引用)
GB/T 2423.2-2008(注日期引用)
- 修订记录
- 标准摘要
- 本文件规定了新制造的,在50Hz或60Hz电网中测量交流无功电能的,准确度等级为2级和3级 的静止式无功电能表(以下简称“仪表”)的型式试验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出于客观原因,本文件是基于仅含有基波频率的正弦电流和电压的无功电能的传统定义。
注1:仪表的其他通用要求,如安全性、可信性等,见GB/T17215.231和GB/T17215.9(所有部分)。
本文件适用于以下电能测量设备:
——测量和控制交流电压在600V及以下电网(电源)中的无功电能。
注2:对于交流电能表,上述电压是从标称电压导出的线对中线的电压,见GB/T17215.231-2021的表7。——除指示显示器外,所有功能单元,包括附加模块,封装在一个表壳内或组成一个单独的表壳;
——使用集成或分离的指示显示器,或不使用指示显示器;
——安装在规定的配套插座或机架上;
——可选择提供电能测量以外的其他功能。
设计用于与低功率仪用互感器(LPIT,在GB/T20840系列标准中定义)配合使用的仪表,只有在 这些仪表及其LPIT一起试验并符合直接接人仪表的要求时,才被认为符合本文件。
注3:现代电能表通常包含附加功能,如电压幅值、电流幅值、功率、频率、功率因数等测量的功能;电能质量参数测 量的功能;负载的控制功能;传送、计时、试验、结算、记录功能;数据通信接口和相关数据安全功能。除本文件 的要求外,相关标准可适用于这些功能要求。但这些功能要求不在本文件规定的范围内。
注4:对电力计量和监控装置(PMD)的产品要求与测量功能(如电压幅值、电流幅值、功率、频率等),已在 GB/T18216.12中涵盖。但是,符合GB/T18216.12的设备不能用作计费仪表,除非它们也符合IEC62052- 11:2020并且符合相关的一个或多个GB/T17215.3系列标准中关于准确度等级的要求。
注5:对电能质量检测设备(PQI)的产品要求已在GB/T39853.1中涵盖。对电能质量测量技术(功能)的要求已在 IEC61000-4-30中涵盖。对电能质量测量功能的试验要求已在GB/T39853.2中涵盖。
本文件不适用于:
——从标称电压导出的线对中线电压超过交流600V的仪表;
——与低功率仪用互感器(LPIT,在GB/T20840系列标准中定义)配套使用的仪表,但在试验时 未配置低功率仪用互感器;
——由彼此间物理上分离的多个设备(低功率仪用互感器除外)组成的测量系统;
——便携式仪表;
注6:便携式仪表是指非永久连接的仪表。
——用于铁路机车、车辆、轮船、飞机的仪表;
一一实验室和仪表的试验设备;
——七参考标准电能表;
——仪表寄存器的数据接口;
——用于安装电能测量设备的配套插座或机架;
——电能表中提供的任何附加功能。
本文件不包括检测和预防欺骗性企图损害(篡改)仪表性能的措施。
注7:尽管如此,针对特定市场的具体篡改检测和预防要求以及试验方法可由制造商与买方之间商定。
注8:规定欺骗检测和预防的要求和试验方法也许会适得其反,因为这些规范将为潜在的窃电者提供指导。
注9:来自不同市场报告中篡改仪表的方法有很多。为检测和防止各种篡改而设计的仪表将导致仪表设计、检定和 验证成本不合理增加。
注10:计费系统,例如智能计量系统,能够检测异常的用电模式和异常的线损,从而发现可疑的仪表篡改。
注11:根据GB/T20840.2,经互感器接人仪表配对的电流互感器(CT):根据本文件,准确级为0.1级、0.2级、0.5级 和1级,测量范围规定为0.05In~Imax的标准电流互感器(CT),适用于2级和3级仪表。
注12:本文件未规定无线电干扰抑制要求,这些要求在GB/T17215.211-2021的9.3.16中规定。
- 归口单位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主管部门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执行单位
- 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起草单位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物兴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恒业电子有限公司、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浩宁达实业有限公司、威胜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烟台东方威思顿电气有限公司、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银河电力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银河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工仪器仪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漳州科能电器有限公司、深圳市航天泰瑞捷电子有限公司、江苏斯菲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市优特奥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钜泉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宁波迦南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卡欧万泓电子有限公司、中南仪表有限公司、浙江瑞银电子有限公司、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阴众和电力仪表有限公司、国电南瑞三能电力仪表(南京)有限公司、杭州西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盛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南瑞中天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 起草者
- 代燕杰、罗玉荣、陶纲领、曾仕途、胡萌、陈闻新、王磊、沈鑫、文虎、赵言涛、侯庆全、刘鹏龙、贾罗、金文革、胡春华、刁瑞朋、周伟光、王瑞毅、王占颍、钱斌、张乐平、曾戈弋、吴云晓、王小健、李峥、曹锐、郑文昌、王瑜、段梅梅、蒋卫平、祝栲、张卫安、陈杰、项超、费洪海、许波、朱永丰、王伟、刘陈。
- 简评
- 备注
- 20230529数据勘误